时间:2022-09-15 23:33:23 | 浏览:409
湘中明珠——娄底。(柳勇/摄)
温暖之城——娄底。
红网时刻记者谭卫丰 娄底报道
这是一座幸福之城——每年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10.3%。全科医生驻村实现全覆盖;
这是一座温暖之城——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2万元;
这是一座力量之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4万元台阶。钢铁新材产值迈过千亿大关。“双引擎”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60%;
……
过去五年,娄底紧紧围绕脱贫、发展、改革、法治、文化、民生、生态、党建等关键词,将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作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将惠民利民共同富裕作为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钢铁新城——娄底。
在湖南浙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卷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刚刚下线。公司总经理曹齐亮告诉记者,这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钢晶粒呈无规则取向分布,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是促进电气产品升级换代的基础材料。这条生产线投产以后,每年可生产25万吨高端无取向硅钢,年产值达到20个亿,同时结束了湖南无高端无取向硅钢成品的历史。
浙湘新材所在的娄底华菱薄板产业园,是2018年3月娄底市为推动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双引擎”项目,与华菱涟钢集团共同开发建设的。3年多来,已经有浙湘新材、三一液压油缸等24个项目入驻并陆续投产,产值达一千亿元。娄底华菱薄板深加工项目也被列入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项目。
对于发展前景,娄底华菱薄板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新国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说,产业园经过三年多的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建设,昔日的荒山野地已经成为了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也成为了“双引擎”产业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我们将加速推动现有薄板上下游产业,做大做强薄板深加工产业,全力打造规模强大、效益良好、发展领先的“薄板之都”。
五年来,娄底全力推进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双引擎”经济发展,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年主营收入1200亿元。“双引擎”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60%,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十四五”期间“双引擎”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
幸福之城——娄底。(陈烨/摄)
来到新化县天门乡金石村,这里属边远高寒山区,是曾经的深度贫困村。2017年,乡党委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门乡的气候与甘肃天水的气候相似,决定引进天水毛驴进行集中养殖和村民散养,第二年就养殖毛驴400头,为每名贫困户增收1500元,2019年,金石村顺利脱贫。今年,又通过招商引资,办起了驴肉加工厂,生产牙签驴肉、香辣驴排等十余款休闲食品,投产后,五年内毛驴年养殖规模将达到1000头,产值达到4000万元。
新化县天门乡党委书记刘鑫表示,我们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 气候环境、村民的生产习惯、生活习俗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产业的项目和路径。不仅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对接,让产品能生产得出、销售得掉。还要考虑将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条,巩固脱贫成果,让村民能够长久持续的增收致富。
近年来,娄底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举全市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别是新化县这个全省人口数量最多、贫困人口最多的囯家级贫困县,2020年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运动之城——娄底。
过去五年,娄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80万吨,推广绿色清洁能源,能源结构逐步向低碳转型。大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每年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启动“无籍房办证”攻坚行动,目前已办结7.37万户。超大班额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大班额基本消除。全科医生驻村实现了全覆盖。信访“三无”创建不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村民议事会、屋场会群众工作法等方式得到好评和推广。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改革之城——娄底。
未来五年,娄底将找准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紧扭住打造“三个高地”这个战略重点、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支撑、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乡村振兴这个战略任务、共同富裕这个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努力建设“四个城市”,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贡献娄底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娄底新篇章。
省建设厅、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日前联合公布浙江省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全省共186个项目入选,其中我区有3个,为旧改类。从地域分布看,我市19个入选社区中,龙湾区有5个,鹿城区、瓯海区各3个,瑞安市、平阳县各2个,洞头区、乐清市、苍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贾利超 通讯员 周俊英 田雨)砥砺前行,方显担当本色;迎风而上,共建大美城区。3月17日,记者走进安阳市文峰区部分项目工地、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亲身感受城乡环境发生的可喜变化。项目为王 城乡建设稳步发展项目是第一推动力
长葛市建设路街道政源社区秉承“新概念、兴政源、心服务、馨幸福”理念,着重做好“建强党组织、理顺治理体系、办好民生实事”三件事,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推动社区组织共建、活动共联、成效共享。“红色物业”优服务。开启“党建引领+红色
年年花相似 岁岁有更新品质优先打造美丽宜居中心城区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一直是庐阳区始终不变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庐阳区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深化绿色惠民的理念,努力实现城区建设绿色化、人居环境生态化,打造能够充分展示“大湖名城” 美丽宜居城市面貌的
合肥主城区主要分为9个行政区域,每个区域都会进行细分商圈或者板块,但是这都是媒体或者大家默许的,并无官方定义。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发展使命,每个区域的片区文化、居民喜好和楼市动态皆不同。今天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蜀山区。(文中章节仅代表个人观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水岸同治,打造生态宜居环境。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四月草长莺飞,行走在马鞍山的大地上,如同穿梭在一幅幅风景画中:远处青山蜿蜒连绵,苍翠欲滴;公路两旁植被葳蕤繁茂,屋舍俨然;大江大河全流域清澈,水清岸绿,“生态福地”
近年来,阜阳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美阜阳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双清湾公园宜居城南全市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教学成效硕果累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状况基本缓解。阜阳师
这是一座活力之城,高楼林立;这是一座创新之城,厂房遍地;这是一座幸福之城,一项项民生实事更加完善……十年筚路蓝缕,十年快速发展,十年改革创新,亳州高新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能量,一座宜居宜业新城向我们走来。空中
5月8日,承德市长王亚军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就城建项目实施及谋划情况进行安排部署。王亚军指出,城建项目代表着承德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事关民生福祉和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承德实际,紧扣“三区两城”发展定位,以更高站位抓好城市发展,做到高标准规划
临渭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华县相邻,南与西安市蓝田县相接,西与西安市临潼区隔零河相望,西北与富平县接壤,北与蒲城县毗邻,东北与大荔县相连。临渭区东出潼关接中原,西邻西安连西北,距省会西安42千米,距咸阳国际空港45分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