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为了450万人民的幸福——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时间:2022-09-15 22:36:57 | 浏览:1107

6月19日,浮翠流丹。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非等20余名在新化县帮扶重点乡镇的市级领导,深入新化各乡镇、村组和群众家中,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变督为战“啃硬骨头”。自此拉开“进村入户巩固月”序幕。这一天,刘非深入曹家镇已脱贫户罗

6月19日,浮翠流丹。

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非等20余名在新化县帮扶重点乡镇的市级领导,深入新化各乡镇、村组和群众家中,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变督为战“啃硬骨头”。自此拉开“进村入户巩固月”序幕。这一天,刘非深入曹家镇已脱贫户罗三中家,详询细问,了解到罗三中危房改造未达到验收入住标准,立即交待有关人员6月底完成改造,确保核查验收工作按期完成。

7月30日8时许,涟源市六亩塘镇同兴村一辆中巴车行驶至涟水河河坝时,因水流湍急导致中巴车后车轮悬空。危难之际,六亩塘派出所协警张宗南见义勇为,开着自家近20吨的挖掘机,用吊臂堵住了下坠客车。车上14人全部获救。张宗南的事迹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传遍大江南北。

扶贫行动和救援义举,精神相通,气脉相连,窥豹着娄底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见证着娄底精神文明建设的厚度,诠释着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民惠民靠民的要旨。

十年创建,精准对标。三年冲刺,臻于至善。

长沙拓展之域,连襟水府;沪昆节点之地,扼要三湘。钢城锑都闻名遐迩,高速高铁往来穿织;龙山梅山磅礴壮丽,资水涟水长天一色。娄底,这一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故里,湖湘文化滥觞源头,先后走出曾国藩、陈天华、蔡和森、蔡畅、成仿吾等杰出人物的锦天绣地,沐浴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东风,展现着450万娄底人不断求索、勇于创新、矢志奋斗的时代风采和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阔步前进的动人画卷。

为了450万人民的幸福,娄底市自2010年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10年创建征程,娄底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殊荣,2015、2018年两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10年接续奋斗,湘中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嬗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立根塑魂:营造文明新境界

不忘初心跟党走,坚定信念幸福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定盘星”“主心骨”和“压舱石”。

7月21日,刘非主持召开娄底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开始,刘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暨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7月27日,刘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和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7月31日下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7次集中学习,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民法典》知识。

即时摭拾会议信息,便可见识个中要义。全市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明创建首要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制订学习计划,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和学习巡听督导制度。市委常委会会议每次都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六进”集中宣讲,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在各级各媒体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等专题专栏,做好新思想的宣传阐释。

“定盘星”稳了,“主心骨”硬了,“压舱石”牢了,全市政治建设便顺风顺水。

娄底市自2018年开始,进行政治建设年度综合考核,对结果进行公开“亮相”、集中讲评,强化考核成果运用,抓好突出问题整改,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政治建设全过程。

政治建设精准对标对表,亮出考核标尺。聚焦“两个维护”,按照“严对标、可操作、能落地”思路,科学制定、实化细化考核方案,列出10条正向要求和15条负面清单,为政治建设考核亮出标尺,划出“底线”“红线”。

建立政治建设年度综合考核制度,以政治建设考核统领年度考核等4项考核,探索“1+N”多考合一考核模式,着力为考核增效、为基层减负。综合运用巡视巡察、脱贫攻坚、创文管卫等真抓实干专项考核结果,系统集成领导干部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使考核见人见事、服人服气。

政治生态奠基工作效能,工作效能推动创建成果。“蓄势储能”之后,2018年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过7年磨砺,再次“出鞘亮剑”,正式发出新一轮攻坚冲刺。

2018年初,娄底市正式制定实施《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年夯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争一流”的工作思路,分年分步、有力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2018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大会,60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轰轰烈烈的创文攻坚战迅速打响。实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落实,分别由党政主要领导主责主抓,成立创文管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建立完善市区领导包重点项目、包主次干道、包社区帮扶的“三包”领导指挥机制,推进创建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完善日常督导、媒体监督、第三方测评、纪委问责的“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创建工作融入日常、严在平常、干在经常。

2020年以来,为跑好“最后一公里”,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文明委全会暨创文管卫领导小组会议、全市创文管卫工作推进大会、娄底市创文攻坚冲刺大会,研究部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市领导多次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学校、社区、农贸市场等基层一线,开展专项督导、现场办公,重点解决群众关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管理等难点问题,有效推动创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立根塑魂,教育为重。文明劝导,交通先行。

去年7月以来,每逢上下班高峰期,娄底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总能看见一抹“志愿红”: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挥小红旗,耐心细致开展交通文明劝导。

刘敏华是娄星区长青街道办事处娄星社区居民、娄底洗煤厂退休职工,她无意中通过微信看到志愿者招募链接,便主动到社区报了名,加入志愿者团队。此后,每天下午,她都会如约来到娄星南路和涟滨街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制止不文明行为。

市创管办出台《娄底中心城区“文明劝导我先行”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并招募180多名专职文明交通劝导员,对交通路口及周边的交通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着力培育“礼让斑马线、遵守红绿灯、排队讲秩序”的文明习惯。今年“文明劝导我先行”有效劝阻行人闯红灯3125人次、非机动车和摩托车闯红灯300多台次。同时启动《娄底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调研起草工作,倡导市民自觉做到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推出智能公交卡,能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使用,开通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及时提供天气预报信息,为交通出行提供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出租车营运秩序及维护市容环境卫生,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科学规划和管理停车泊位,娄底中心城区共施划共享单车线1328平方米、摩托车停车位12217个、小车停车泊位18896个、垃圾车(容器)位1120个。2020年,重新规划道路标志标线,增设标牌314块,施划标线37820平方米,城区新增交通信号设施4处,新建车辆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点12处。

相关部门强化职能,沉入一线,校编纠错,规范秩序。

市交警支队对标交通文明考核指标,严管重罚,依法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支队7名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下沉基层,150多名交警站岗36个重点红绿灯路口,疏导交通,指挥通行。支队通过天网中心,对每个路口进行动态监管,第二天对前一天的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出现的违法情况进行及时通报并整改落实。挂牌整治一批城市交通堵点,治理了一批乱点,对娄底三中、中心医院、万豪广场等市区一些常发性交通堵点进行有效治理,对民营市场、中心大市场等市场外的“马路市场”进行整改和拆除。严厉打击闯红灯、套牌假牌、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32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21857起。其中,现场查处违法行为62301起、违法停车80750起。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出租车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增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为市民提供安全、快捷、舒适、优质出行服务。近3年来,娄底城区5家出租车公司950多辆出租车,响应“共创文明城市,的哥的姐在行动”和“满城都开文明车”活动。76台出租车组成“雷锋志愿服务车队”,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8月16日晚上,凯旋出租车公司司机罗林送一女乘客,乘客下车时将装有6万元的牛皮袋遗忘在后座上。罗林送完其他乘客后发现这笔钱款,回想是女乘客落下的。他开车前往女乘客最初上车的地方等候2个多小时,最终等到人,6万元完璧归赵。事后罗林并没有声张,直到失主将感谢电话打到12345市长热线,凯旋公司才知道了罗林的义举。

“文明院落”是文明城市的血和肉。目前,娄底中心城区600多个院落达到“文明院落”标准。“文明院落”离不开一流的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设备维护、绿化养护是物业管理经常性工作。大同芙蓉小区是娄底城区物业管理红旗单位,小区入住率90%以上,道路干净整洁,绿树常年如新,醒目位置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娄底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标牌和温馨提示,音乐水池里看不见一片枯枝败叶,楼道杂物和卫生死角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在人们身边,文明传播润物无声。“文明娄底,爱在心底,一起为娄底创文点赞打CALL”活动,吸引106558名市民参与,发放活动奖品12000份;由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新时代湖南好少年等担当首批文明娄底代言人的短视频一经上线,迅即在全城掀起向榜样学习的文明旋风;“文明娄底”抖音号发布的原创系列公益宣传片突破2000万播放量;群众关注创文、参与创文的方式多元化,创建工作整体氛围一浪高过一浪。

立根塑魂,需深根固柢,着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娄底市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定期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孝心少年”“十佳美德少年”和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圆梦蒲公英”暑期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三爱”“三节”养成教育和生态文明等主题教育。娄底中心城区25所学校建立了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所有社区建立了儿童之家,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乡村少年宫和心理辅导室,定期为孩子免费开放并组织心理咨询、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文化自信,提振人民精气神;文化建设,激发人民新状态。娄底市着力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对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投入48824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2%。2020年1-6月,全市公共财政对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投入208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03%,其中市级“四馆一中心”建设1300万元,全市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3000万元。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市重点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建功新时代·礼赞新中国”经典诵读比赛等35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20年1-8月,成功组织了“文以抗疫·致敬英雄”书画捐赠活动和“欢乐潇湘·文化娄底”精准扶贫文艺展演。娄底日报社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举办汽车文化节等会展活动,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节和“文化五下乡”活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全市组建了85支乡村文艺宣传队,实现乡镇(街道)覆盖率100%,推出了一大批接地气、冒热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润物化人:展现文明新风貌

在娄底,鲐背之年的涟源税务局退休干部肖光盛是一道文明之光,他30年如一日的助学行动不仅温暖了寒门学子,更擦亮了全国道德模范的勋章,为娄底人树立了道德标杆。

7月,是肖老一年中最喜欢的月份。“肖爷爷,今年高考我考了568分,非常感谢您的无私付出,给予我帮助和温暖……”7月21日,他收到了涟源市斗笠山镇明镜井村学子易光灵高考的喜报。今年,他资助160多名高三学子参加高考,有120多人考上大学,其中二本上线79人。“考上二本及以上的大学生,加上以前考上的硕士、博士共101人,我准备每人支持1万元。”肖老指着拟定名单接着说,“这些受资助的都是贫困孩子,开学之前我准备把资金筹到位。”

2005年,肖老圆了自己拟定的第一个“爱心十年计划”,11万多人响应,募捐善款101.2万元,帮助了108名亟需帮助的学子。2009年,他提前完成第二个“爱心十年计划”。2014年5月,他的第三个“爱心十年计划”又提前实现……1991年6月退休至今,他累计募集善款818.5万元,精准帮扶1112名贫困生。目前,他给自己定下新目标,资助200名家庭特困、品德特好、成绩特优的“三特”学生完成博士、硕士学业。

文明风起巷陌间,新风送暖万家春。除全国道德模范肖光盛外,娄底还有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谢瑜、向卫煌,涌现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郭远红、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黄国雄及100多名“中国好人”“湖南好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典型。在娄底,他们是榜样,他们的故事通过多种媒介在市民身边呈现,传递着闪光的正能量。

娄底市蓝天救援队队长朱春明宅心仁厚,侠肝义胆。这位43岁的汉子,面目清朗,语言利索。他开了家颇具规模的门窗厂,可他没几天守在车间,整日一门心思扑在救援上。8月12日上午,他带记者来到车间,车间很大一个区域被消毒机、发电机、冲锋舟、呼吸机等救援物件占据。2012年,他成立娄底蓝天救援队,主要进行水域救援。现在救援内涵发生质的延伸,协助政府开展防疫消毒、应急处置、慰问孤寡老人、应急救援培训等工作。

8年来,救援队已蜚声湖南省内外,现有68名在册志愿者。救援队没有经费来源,全靠社会募捐,募捐接济不上,朱春明便私人垫付,至今已垫付10多万元。2015年6月,他率蓝天救援队参加“东方之星”长江沉船救援。今年4月1日,邵阳洞口河里5人失踪,朱春明率蓝天救援队奔赴现场,担任救援现场总指挥,顺利完成了救援打捞任务。今年上半年,有一人从娄底二大桥跳下,落水漂游卡在不远处的水坝上。蓝天救援队人员划着冲锋舟,把绳索套住被困人员,通过消防、公安、医护人员积极配合,终于救出了被困人员并转危为安。

记者问朱春明,全身心救援,有没有吃亏的感觉?朱春明回答:“我长期不在公司,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但我是自愿的,我的行为帮助了别人,向社会提供了正能量,想到这里,我就无怨无悔。”

娄底弘扬正气,鼓励向上向善,规范引导志愿服务。2015年以来,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娄底市关于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通知》《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2018年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目前有48万名注册志愿者。全市服务组织从2013年仅1家,发展到2019年注册服务组织63个、行业枢纽型组织1个、志愿服务站(岗)60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1815个。

急难当头,志愿先行。今年新冠疫情紧要关头,全市近7000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4万名志愿者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不计得失,不畏生死,在村庄、社区、交通路口、复工复产企业等地协助开展值班登记、测量体温、劝返外来人员、消毒等大量工作。娄底城区844名机关党员志愿者编成45个临时党支部,深入社区参与一线防控或担任驻企联络员,积极协助社区和企业开展防疫宣传、入户摸排、小区封闭式管理、消毒杀毒、物资运送等工作。朱建勋等5名志愿者和市文明办等2家单位荣获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娄底援鄂医疗队被湖南省文明办特别授予“湖南好人”群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娄底市“志愿服务我先行,文明娄底展风采”“志愿新时代,共创文明城”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相继展开。“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常态开展,“三关爱”蔚然成风。娄底市还举办了首届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展示会,成功孵化了“上梅红”“乐坪乐”“长青藤”“花开花山”等基层服务特色项目。2015年以来,娄底市连续5年入选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的“党员进基层、情暖微心愿”活动荣获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还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极大提升了娄底形象。

娄底对标对表,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娄星区高位开展全国试点,建立“共建共享·同心同行”娄星模式,建成1个中心、11个所、204个站,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其余4个县(市)按照同步探索、全面推进要求,将于今年底全面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任务。

2019年2月21日,娄星区新时代